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学而远行之----明朝十六帝(八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建文帝之所以选择佛罗寺,是喜欢这里偏僻难寻,不容易被发现。因他常常面向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,后人就把佛罗寺改称望京寺。

另外,近几年有人自称建文帝后人,献出《让氏家谱》,称建文帝通过地道逃离南京,假扮僧道,云游各地,后隐居于武昌,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。当然,这一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。

对建文帝出亡谜案的解释、传说、附会决不是上面列出的几种,有许多凄美的故事在许多书籍、口头上流传开来,而且也必将流传下去。当然,建文帝的结局到底怎样,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,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。

明成祖朱棣,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。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,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。元至正二十年(1360)朱棣出生,11岁被封为燕王,17岁迎娶徐达长女,21岁带着金成祖像册金宝就藩北平。40岁以"靖难"名义兴兵,四年后从他的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,在位22年,改年号为"永乐",谥号"文皇帝",故又称"文皇",庙号"太宗",世宗改"太宗"为"成祖",死后葬于长陵。朱棣的性格颇像其父朱元璋,同时也是继朱元璋之后又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。他的一生跌宕起伏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,燕王朱棣率军征讨蒙古乃儿不花,大获全胜,从此声名大振,也为后来靖难之役的胜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侄儿建文帝登基后锐意削藩,藩王人人自危,而燕王为强藩之首更是削藩的主要目标。建文元年(1399)七月,朱棣起兵。4年后,从金川门入京师,建文帝不知所终,朱棣即皇帝位。他南征安南,五入漠北,迁都北京,编修《永乐大典》,派郑和六下西洋,正如《明史》所说"文皇少长习兵,据幽燕形胜之地,乘建文孱(càn)弱,长驱内向,奄有四海。即位以后,躬行节俭,水旱朝告夕振,无有壅蔽。知人善任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,表里洞达,雄武之略,同符高祖。六师屡出,漠北尘清。至其季年,威德遐被,四方宾服,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。幅陨(yuán)之广,远迈汉、唐。成功骏烈,卓乎盛矣。"朱棣在位期间,文治武功,可比汉、唐。然而他性情暴戾,制造了几起血腥大案,如瓜蔓抄、诛十族、后宫惨案等,"革除之际,倒行逆施,惭德亦曷可掩哉"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mybaowen.com

(>人<;)